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1节(1 / 2)





  ================

  七零年代开挂生活

  作者:词酒

  文案:

  谢迎春被家里的一地鸡毛逼得下乡谋生路,怎知道刚到目的地的当晚,她就做了一个梦,梦中电闪雷鸣,一场瓢泼大雨降下,农民们晾晒的粮食全都泡了汤,梦醒后,她就激活了‘天气预报’的技能……每做一个梦,她就有一个新技能点亮……她自己都不清楚状况,就走上了人生巅峰。

  二十三世纪,人类文明已经达到了全盛时期。

  涂娇娇一家人在星际旅行中意外穿越到了六零年代,在各种高科技行业里驰骋的涂家人陷入了懵逼状态。

  涂妈妈看着抹脸用的雪花膏,脸黑成了锅底。

  涂爸爸看着相当不景气的经济,连连摇头叹息。

  哥哥涂承看着科技水平,皱紧的眉头就没松开过。

  他们这到底去了哪儿?

  全家人的目光都落在了研究华国史的涂娇娇身上,涂娇娇对照着眼前的情况仔细分析一番,确定了,他们穿越到了两个世纪以前!

  科技不发达的日子难过哟,全家上下必须燥起来!

  内容标签:打脸 系统 爽文 年代文

  主角:谢迎春,于泽 ┃ 配角:慢慢补 ┃ 其它:

  一句话简介:我开挂我快乐!

  立意:挖掘年代特色,描绘光辉岁月

  ================

  第1章 绿色毛线

  竹编篮子里的军绿色毛线团被扯了一下,散了几圈绿毛线下来,谢迎春坐在木凳子上,手里的棒针上下翻动,时不时抬头看一眼火炉上煮着的米粥,脸上丁点儿表情都没有,整张脸都是木着的。

  虽然她的心不在手里那件织物上,但行针的时候,她没犯丁点儿错,等院子里的铁门被推开,自行车立在墙跟下的声音响起时,她手里那件织物已经差不多成型了。

  将最后几针织完,谢迎春终于低下头瞅了一眼那绿色的玩意儿,翻了个面儿,她脸上有了笑。

  这顶帽子织得可真好,不仅颜色鲜亮,大小也刚刚合适。

  她妈杜秀梅推开门进来,手里拎着一篮子菜,唤了她一声,然后嗅着屋子里的味儿进了厨房,谢迎春刚好将自己织好的帽子放到篮子里,用土灰色的布给盖好。

  “迎春,你这孩子怎么回事?人就在厨房,还能把粥给煮糊了?”

  “不对,我早上和你说过啊,今天振军过来吃饭,你煮粥干啥?弄点面条,炒几个菜,拿粥怎么待客?”

  谢迎春的眼珠子动了动,手放在篮子上,抬起眼皮来,问杜秀梅,“妈,你是铁了心要撮合李振军和谢盼春?”

  杜秀梅的脸色垮了下来,她把粥从火炉上端了下来,然后才拿了一张椅子,坐在谢迎春身旁,语重心长地说,“迎春,妈知道你和李振军要好,可你们俩这事儿,根本没戏。”

  “你李婶儿把话说得明明白白,人家要有正式工作的儿媳妇,你姐在棉纺织厂,顶了你爸的缺,你弟等着顶妈的缺,咱家真没什么工作能给你顶缺,不过你学习好,凭自己的本事肯定能考进水解厂去,妈不愁你的工作。”

  “而且,虽然你和振军喜欢,但人家振军也说了,你姐也行,他听家里的安排。你比你姐能耐,错过一个李振军,还能遇到王振军张振军高振军赵振军……这事儿你就别再闹了,不然招人笑话。”

  谢迎春笑了一声,“笑话?别人是笑话我还是笑话谢盼春?什么叫谢盼春有工作,李婶儿能看得上?这话你说出去糊弄别人可以,拿来糊弄我,有意思么?我处了三年的对象,谢盼春都能躺人床上去,事都做了,还怕招人笑话?”

  “嗐,这些事儿可真够恶心的。”她掀开盖在针线篮子上,把那顶绿油油的针线帽子拿出来,往自己头上一戴,捧着脸故作憨笑地问杜秀梅,“妈,你看我戴这顶帽子好看么?衬不衬我的肤色?是不是看着特别的鲜亮可人?”

  杜秀梅气得手都抖了,她把谢迎春头上的那顶绿帽子一把扯下来,塞进篮子里,咬牙切齿地问,“谢迎春,你是不是想要气死我?那样的事儿都发生了,我和你爸虽然疼你,但也不能不顾你姐的面子,手心手背都是肉,我知道你难受,可你难受难受也就过了,你姐的事儿要是捅出去,你姐这辈子都别做人了!你不能这么自私,事事都只看着自己,你就不能替你姐想想,替你爸你|妈|的老脸想想?”

  谢迎春把帽子从篮子里拿出来,冷笑道:“你和我爸疼我?您可真会开玩笑,您俩哪是疼我啊,是只知道让我疼吧。”

  “自打我记事开始,你就告诉我,虽然你和我爸是双职工,但我上面有个姐下面有个弟,工作顶缺的事儿轮不到我头上,我只能靠自己。我姐买个红围脖,找你闹一闹就行,我想买个红头绳,您让我用我姐剩下的,永远都是褪色的。”

  “手心手背都是肉,您说这话可真好笑,手心手背都是肉,和我有什么关系?手心是我弟,手背是我姐,我这种不上不下夹在中间的,就是指头缝里的老茧,算什么肉?就一层死皮。”

  “您说我自私,说我不顾您的面子,恶心事儿是我做的?当妈当到您这份上,心眼子怕是歪倒脚后跟了。”

  谢迎春用手撑了撑那顶绿帽子,又在自己头顶比划了一下,将那顶帽子塞到了杜秀梅的手中,道:“您放心得了,这帽子又不是给我自己织的,您看这头围,除了谢盼春,谁有这么大的脸?我这个做妹子的,没爸妈疼,顶不了工作,赚不到票和钱,想送亲姐姐一个新婚礼物都送不了什么贵重的,就送她这么一顶帽子吧,她喜欢这个色儿。”

  她感觉嗓子有点梗,心里恨自己不争气,为了这么点破事还想哭,只能给自己盛了一碗粥,灌了几口,感觉嗓子舒服一些了,然后才同杜秀梅说,“您不用担心我把这事儿闹出去会让全家人脸上挂不住不好看,我已经填了报名表,行李也收拾好了,待会儿就走。”

  杜秀梅手里拿着那顶绿帽子就如同拿了一个烫手的烙铁,恨不得丢进火炉里烧了,又有些舍不得那些毛线,乍然听到谢迎春又抛出这么一个重磅炸|弹级的消息来,脑子里糊得比那粥都厉害。

  “报名表?报什么名?你要走哪儿去?”

  谢迎春放下碗,出了厨房,留给杜秀梅一个背影,“我下乡支援农村建设去,广阔天地,大有可为。您放心吧,我去东北,没个十年八年回不来。听说东北的汉子又高又壮,哪像那李振军,瘦的像个猴儿,说不准我在当地找个人嫁了,就再也不回来了,您和我爸都好好的,守着您的手心手背。就算我到时候回来了,这点儿破事也早就想通了,肯定会把您和我爸的面子给全了。”

  行李是早就收拾好的,除了几件衣裳外,还有两张饼和一兜煮好的鸡蛋,一个装满水的铁皮水壶,都放在柜子里。

  谢迎春用凉水抹了把脸,回房间把自己的行李拎上,轻轻巧巧地出了门。

  她怕杜秀梅出来乱搅和,吵吵嚷嚷丢人,索性随手把铁皮大门给反锁了,虽然没落锁,但锁扣已经扣上了,除了喊人从外面开之外,杜秀梅没别的法子开门。

  斜对门的赵婶儿出来倒洗菜的水,见谢迎春红着眼往外走,诧异地问,“迎春儿,你这拎着大包小包干什么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