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53章侦察车(1 / 2)





  新十一军副军长杜聿明的办公室里,第200师师长戴安澜,新22师师长邱清泉和荣誉第1师师长郑洞国围坐在杜聿明的办公桌前。

  “有情报显示,大批日军正在粤汉铁路沿线集结,长沙很可能会是他们的下一个目标。”邓参谋拿着几封电报简要的汇报到。

  “嗯。”杜聿明站在窗边轻声回应了一声。

  “另外,在赣北方面,也发现了大量日军出现在奉新县一带,听说驻守会埠的第19集团军第60军已经和日军发生过小规模交火。”邓参谋接着说。

  “这是要从东北两面夹攻长沙啊。”郑洞国说。

  “咱们十一军抵达广西整训的时间不过三月有余,难道又要被调回湖南参战?”邱清泉问道。

  “虽然移防了广西,但我们还是归第九战区统一指挥,如果长沙会战真的打响,岂能置之事外?”戴安澜感慨道。

  在窗边踱步的杜聿明回到桌前坐了下来。

  “你们也别猜了,在上峰的命令下达之前,各师加紧训练备战,与训练无关的物资都要提前装箱打包,随时做好部队开拔的准备。”

  三位师长一起起身站直了身体,严肃的答到。

  “是。”

  ……

  从1939年8月开始,日军第11军便开始调兵遣将,集中了步兵10万,陆军航空兵团约100架飞机及海军一部的强大兵力,企图围绕着长沙集中打击第9战区的主力部队,并在战略上实施日本政府以打诱降的计划。

  但他们显然再次低估了中国军民的抗日决心和斗志,第九战区上下不仅没有任何动摇,还总结了此前徐州会战和武汉会战的经验教训,改变以前层层设防,逐次防线的与日军进行阵地防御战的呆板挨打战术。

  转为只以部分部队坚守正面既设阵地,逐次予敌消耗,主动转移至敌之侧翼,继之以伏击、侧击、尾击等各种手段逐次消耗敌兵力,待敌进入预定决战区域,集中使用绝对优势兵力,将敌一举围歼。

  9月,第一次长沙会战爆发,第九战区各部严格执行此前制定的战役指导方针,在湘北、赣北和鄂南三个方面全力阻击日军,并于长沙北部与进犯的日军展开了决战。

  ……

  前线的战报不断传来,新编第十一军的官兵也都个个摩拳擦掌,但却迟迟没有收到参战的命令。

  在战车第一营营区,三连突然接到集合命令,在陆少清连长的指挥下,该连全体官兵迅速在训练场上列队站好。

  官兵们交头接耳,都在猜测是不是要对他们下达期盼已久的开拔命令。营长姜维的汽车开进营区,后面还跟着三辆德国产的“枪甲车”。(即德国sd.kfz221装甲侦查车,前文回防三义寨中出现过的装备机枪的轻型装甲侦查车)。

  “立正!敬礼!”陆少清一声令下,全连官兵向走下车的姜维敬礼致意。

  姜维还礼后,吴大龙对他喊道:

  “营长,是不是要派我们去长沙啊?”

  “很遗憾,我还没有接到这个命令。”

  连队官兵们一阵骚动,时不时传来失望的叹息声。

  姜维转头把三辆枪甲车的六名乘员招呼到队伍前面。

  “我想诸位都还记得,在兰封战役中,我们战车一营的营属侦察排为了抵挡日军的进攻,全员在三义寨殉国的伟绩。那天击退日军进攻后,我命令修械所把战场上被击伤的枪甲车和炮甲车全拉了回来。最后靠东拼西凑的零件,修复了这三辆车。以后就编入你们三连,希望以此加强坦克作战的侦查能力。”

  三连的官兵又是一番交头接耳,姜维则把一份调动文件递给了陆少清。

  “陆连长,具体如何分配这三辆车,你自己决定吧。这六个小子都是中央军校的毕业生,抓紧分配到各排让他们尽快熟悉,我估计战事若再一吃紧,咱们一营很快就会被调往前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