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56章(1 / 2)





  安排好了一切,顾瑾玉等人在解氏父女护送下,星夜赶到了苏州。

  顾瑾玉正想的出神。

  伴鹤进来说,江博远有事找姑娘。

  顾瑾玉疑惑:发生什么事了?

  ☆、下落

  原本来苏州的事顾瑾玉没打算让江博远知道。

  那天刚到苏州已是夜深,只能在城外农家借住。等第二天开了城门,众人才进了苏州。先投了客栈,随后解军出门找落脚的院子。

  此时袁母已经醒了,知道被他们下药,心里又悔又恨,气得吃不下饭。

  顾瑾玉直觉这样下去不是办法,于是再一次到袁母跟前请罪。

  袁母开始并不理睬。

  直到顾瑾玉说出赵蕤都安排好的,我们先离开,她会去金陵救出袁益杰,过了几天哥哥就会回来的。

  袁母才肯听进她的话。

  顾瑾玉趁机对袁母说,要是还不相信,等众人安顿下来,立刻遣人去探消息。

  袁母才有点动摇,她知道顾瑾玉在苏州开了分店。

  “所以义母要保重身体,要是过几天哥哥回来看见你这样不吃不喝,心里岂不难受?”

  袁母这才吃了东西,只是内心仍不是很愿意见顾瑾玉。

  顾瑾玉也知道袁母心思,只遣人去问好送东西,不主动凑上去。

  过了两天解军找到了如意巷的院子,众人才从客栈搬了过来,等收拾妥当又是两天。

  在院子里窝了几天,顾瑾玉正犹豫要不要知会江博远一声,又恐知道的人多反而不好。

  却不想到某天伴鹤出门买菜回来时,带着个人回来。是江博远。

  原来江博远在街上偶然看见伴鹤,只觉得眼熟,仔细想了想,似乎在东家院子见过。考虑了下,才上前询问,这才知道顾瑾玉到了苏州。

  随后就跟着伴鹤上门问好。

  众人心想这也是巧了。

  江博远先行了礼,之后就问起顾瑾玉来苏州有什么事。

  顾瑾玉自然不能说明事实。只对他说自己和义母回乡办事,暂住一段时间。并且吩咐他,她们到苏州的事就不要告诉其他人了。

  江博远是个聪明人,知道顾瑾玉说的不实。但他自己极有分寸,且东家来苏州并不是为了暗访,就不再多问。认了门以后只有要事才来。

  顾瑾玉边想边到了前厅。这个院子比扬州的小了很多。

  待江博远向顾瑾玉行了礼,双方坐定,顾瑾玉开口问道:“发生了什么事?”

  江博远欲言又止,似有什么难言之隐,最后还是回道:“是作坊里有人偷东西。”

  “怎么回事?既然是偷东西,抓了送官就是。”

  “是这样的东家,人虽抓住了,但是碍于情面,我正为难……”

  顾瑾玉疑惑了,什么人?

  江博远见顾瑾玉困惑的样子,解释道:“事情是这样的:当初我与傅荣来时,同路了一段时间。他对我说,‘既然你要到苏州开店,正有一事求你。我有个远房亲戚是苏州本地人,家境清贫,正要找活干。本想跟着我去徽州,但路途太远,家里照应不方便,现在你在苏州,不如劳烦安排个伙计给他做做,也好混点嚼用’。”

  “我当时想,到了苏州也要招人,于是就答应了。可是见了人,直觉不是老实人。且不愿意签卖身契,所以就想反悔,但傅荣在旁说了许多话,我也只好无奈答应。”

  “但没让他去铺子,虽进了作坊,也只是做些无关紧要的事。想着,过段日子,寻他个错处,赶出去就是,没想到,他倒先做出这样的事来。”

  顾瑾玉听了眉头皱的紧紧。

  “前几天傍晚放工时,有工人见他鬼鬼祟祟的,出门时又紧捂着肚子,还以为他犯了病。上前问时,见他眼神躲躲闪闪,嘴上说没事,手却不离开肚子,还浑身打颤,众人就起了疑,一起抓住他,掰开手一看,十几块新胰子就掉了出来…众人才明白他偷了东西。”

  “于是就报来与我知晓,我本想直接扭送他见官,又顾忌到傅掌柜的颜面,就说将他赶出去就是了。”

  “没想到他竟然大喊大叫,说傅掌柜是他亲戚,我们不能把他怎样。之后傅掌柜不知怎么知道这事,来了一封信,说让我看他薄面,再给他一次机会。”

  “我实在不想留下此人。这两天经过查看,才知道这人已是惯犯,不是第一次行窃了。”

  顾瑾玉听完,对傅荣仅有的一点好感也消失殆尽,心里更是有一团火,本想将此人扭送官府,转念一想,此时不能多生事端,“将他赶出去,要是傅荣再来请求,你就告诉他,说是我说的,‘到底他是东家还是我是东家’!”

  江博远听了这话嘴角极快闪过一丝笑,“是。不过,东家能不能给我一封亲笔信,免得到时…”

  顾瑾玉点点,“行。”对锦绣吩咐:“去拿纸笔来。”

  锦绣依言去了。

  待锦绣拿来纸笔,顾瑾玉挥手写了封信递给江博远,“此事就辛苦你了。”

  江博远点头,“是。”说完接过信,对顾瑾玉拱拱手,转身大步离开了。

  顾瑾玉见江博远走了,正打算回房。突然灵光一闪,随后一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