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43节(1 / 2)





  十几两银子的购买力是巨大的,一驴车的东西便是最好的证明。趁着天还早,方立安让脚夫赶紧出城,希望能在天黑前赶到驿站。

  年底,朝廷有不少地方官员要回京述职,大多数人都带着家眷仆从。因此驿站早就被这些朝廷命官给包圆了,别说正经八百的房间了,就是驿站的大堂都挤满了官老爷家的下人。像方立安这种小人物,只能跟看马的小斯一起在边上的柴房将就下,好歹有个遮挡。

  入夜,北风呼啸,寒风凛冽,方立安却在柴房睡得喷香,因为她有天师大人给的“暖宝宝”。虽然做法和材质不同,但功能和现代的暖宝宝一模一样,只不过更加轻便、持久,受热面积也更大更均匀。

  第二天一早,方立安和脚夫一起去驿站讨了口热水,嚼了几口干粮便开始赶路,在未时三刻到了全福镇。

  全福镇是个小镇子,每天在镇上来回的大多是熟面孔,因此,方立安刚到镇上,就有来来往往的熟人跟她打招呼。

  大婶甲:“哟!这不是大勇家的妞妞嘛!”

  大婶乙:“妞妞这是发达了,这一车的东西都是你的?”

  大婶丙:“这才几个月不见,妞妞变俊俏了,我都要认不得了!”

  大叔甲:“妞妞这是出息了,大勇以后要享清福喽!”

  大叔乙:“瞧这一车物件,没个十两八两拿不下来!”

  大叔丙:“这可都是宁京城的东西,比咱乡下的不知要贵上多少!”

  ……

  左一个婶子右一个叔的,纷纷围上来,害的驴车差点赶不动。好在大家小心惯了,怕被驴踢,都离驴子远远地。驴子得了自由,车就缓缓地向前挪着。镇上短短几百米的路,硬是走了近一炷香的时间。

  李屠户在猪肉铺里远远就瞧见一群人围着辆驴车缓慢移动,也不知道是什么人,这么热闹。突地脑海中火花乍现,女婿这几天一直念叨着外孙女要回来了,每天都要跑到小镇入口瞧上好几遍。所以这车上的人会不会是……?

  他放下手里的活计想过去看看,结果两只脚还没迈出猪肉铺,人群中就响起一个清脆的声音:“外祖,我是妞妞,我回来了!”

  这欢快的声音不是妞妞是谁?李屠户心下高兴,三步并作两步跑过去,还没到跟前,就见少女从驴车上跳了下来。祖孙俩互相嘘寒问暖一番,李屠户便让周围看热闹的人散了,跟方立安和脚夫三个人一起把东西搬到猪肉铺里,然后帮“身无分文”的外孙女结了脚夫的另一半行脚费。

  “我爹呢?”在方立安的想象中,她爹这几天肯定是盼星星盼月亮地家门口等着她呢,怎么到现在都没见到人?难道她失宠了?

  “你爹一直在店里守着你回来,刚刚被我赶去学堂那边买对联了,明儿三十,猪肉铺和山上都要贴对联。”李屠户笑眯眯地解释道,“你娘和你外祖母都在里头,你弟弟将将会走路,磕磕绊绊的,身边离不得人,你外祖母天天不错眼地盯着。你娘前些天不舒服,看了大夫,说是又怀了一个。这胎怀相不好,竟是闻不得荤腥,猪肉铺沾都不敢沾,一闻就吐得厉害,连饭都吃不下。”

  李屠户深怕外孙女觉得没人关心她,受了冷落,所以仔仔细细解释了一通。方立安感受到他的用心良苦,高高兴兴地拉着他把东西搬去后院,免得在铺子里放久了,沾上猪肉味儿,里头有不少东西是买给她娘的。

  第107章

  “大勇回来啦,妞妞在后院,快去看看。”李屠户还在铺子里忙碌,这要过年了,家家户户都离不得猪肉,所以这几天他从早到晚都不得闲。不过今天二十九,忙完今天,明儿三十就不开门了。

  “好嘞!您先忙着,等我瞧过妞妞再来给您搭把手!”方大勇买完对联回来的路上就得了消息,一路狂奔,气都没喘匀就往后头钻。

  俗话说,一个女人等于三十八只鸭子。这边还没进门,那边就听见堂屋里传来丈母娘、他媳妇和自家闺女三个人的说话声,你一言我一语,叽叽喳喳,好不热闹。

  听到方立安嬉笑的声音,方大勇心中悬了三个月的大石头终于得以平稳落地,虽然天师大人带了口信,但没亲眼见着孩子,他哪能真的放心。父女俩见面少不得又是一顿亲亲抱抱举高高,把旁边一岁大的奶娃娃馋的哇哇叫。

  方立安带方大勇看她买回来的东西,除了尚在娘胎的妹妹,家里人人有份。先是一人一匹布,李屠户的是鸦青色的,李赵氏的是绛紫色,李宝花的是海棠红,方大勇的是藏青色,最后小壮壮的是靛青色。

  李赵氏摸着几匹布爱不释手道:“瞧这料子和花色,多稀罕,咱们这儿根本没得卖,还是妞妞眼光好,会买。”

  此外,方立安还给每人买了套成衣,布以后留着慢慢做,成衣过年就能穿上了,连一岁大的壮壮都没落下。

  惹得李宝花肉痛不已,心疼道:“壮壮长得快,这么好的衣服,只能穿几个月,太可惜了。他现在正学走路,一个不小心就要抹一身泥,你别说,我还真有点舍不得给他穿。”这种成衣不好改,家里没有相似的布料不说,以他们乡下人的手艺,只怕会越改越丑。

  壮壮是李赵氏的心肝宝贝,她虽然觉得闺女说的有道理,但买都买了,不穿岂不是更可惜?想到这么好的衣裳只能穿几个月,便当场给他换上了,能多穿一会儿是一会儿。

  “没事儿,他穿小了再给后面的弟弟妹妹穿,一人穿几个月,亏不了。”方立安笑着开解道。

  李赵氏听了她的话立刻眉开眼笑起来,觉得外孙女出去一趟不仅眼界宽了,小嘴也越来越甜,瞧这话里话外的意思,可不就是多子多孙嘛!

  除了成衣和布料,方立安还给大家买了点小玩意儿。给李屠户买了一对文玩核桃,宁京城好多老大爷都在玩这个,放在手中揉搓,做一些手部运动,同时还能锻炼大脑,降低老化速度。

  给李赵氏买了把牛角梳,做工精细,手柄处有漂亮的雕花,一看就是用上好的材料做的。

  给李宝花买了面巴掌大的铜镜,小巧玲珑,背面刻有一朵月季花,女儿家都喜欢。

  给方大勇买的东西最便宜,但也最费心思——糖人,是她逛遍了街上所有卖糖人的摊位一个一个挑出来的,都是全福镇上没有的样式。

  最后,给壮壮买了些小玩具,有拨浪鼓、不倒翁、陶响球、泥叫叫、花灯,听说宁京城的小孩子都爱玩这些。

  剩下的东西都是些吃食,宁京城著名的点心小吃,比如京糕、蜜饯、猪肉酥……既是土特产,也算年货,反正天气冷,放家里一时半会儿坏不了。

  一大堆东西细细看下来,谁都没落,唯独没有她自己的,别说方大勇了,就是李赵氏都忍不住念叨两句:“妞妞,怎么没给你自己买点什么?你一个人出门在外不容易,缺点什么家里也照顾不到,以后有钱就攒着自己花,别惦记我们,家里啥也不缺。”

  “你外祖母说的对,以后别给家里买东西了,你的心意咱们一家人哪有不知道的。女儿家得学会精打细算地过日子,多攒些银子傍身,你这大手大脚的只怕要吓跑不少人家的男儿。”李宝花跟着应和道。

  方大勇:我的台词都被抢了……

  几个人忙着将东西归置好后,李赵氏和李宝花就开始张罗晚饭,孩子刚回来,得做顿丰盛的给她接风,只留方大勇和两个孩子在堂屋,然后在壮壮的强烈要求下,跟姐姐轮番玩起亲亲抱抱举高高。

  晚上,李屠户闻着饭香早早收了摊儿,关门打烊。一家六口人围着饭桌推杯换盏,其乐融融。

  大年三十清早,天蒙蒙亮,方大勇带着方立安回到沂源山,过年了,要把家里好好打扫一番,再给门上贴新对子。去年是三个人一起做的,今年李宝花怀孕了,不好再让她山上山下地跑。

  父女俩动作迅速,再加上对山中茅屋的要求并不高,很快便完成任务,将门联贴好后,就往镇上赶,家里说好等他们一起吃午饭。

  父女俩难得有时间单独相处,方立安便趁机会跟方大勇好好聊了聊她在国师府的生活,重点在于突出她课业繁多,任重道远,下次回来说不得就要等到明年过年了。

  还有就是交代清楚天师大人是个大坑,不到万不得已,千万不能去国师府找她,要是被天师大人的敌人知道了他们的关系,必定会从他们身上下手,毕竟柿子专挑软的捏。至于她自己,在没有学有所成之前,是绝对不会暴露自己苍玄门传人的身份的。

  方大勇对这个闺女一向是言听计从,闺女说啥他就听啥,绝不给闺女添乱。方立安也担心家里有事联系不上她,私底下偷偷塞给他几张符纸,叮嘱若是有事解决不了,就撕碎符纸,她感应到后必会让天师大人亲自过来一趟。(天师大人:听说你又随便给我安排活计,经过我同意了吗?)

  过完年,初四一早,方立安便背着包袱回京了,包袱里头是李赵氏和李宝花这两天专门为她赶制出来的几件里衣里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