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18节(1 / 2)





  大妹子偷看被抓包后,浑然没有觉得不好意思,反而大大方方地对谭小勇笑了笑。

  谭小勇看到那张笑脸打了个激灵,哆嗦一下,脸瞬间烧了起来,脑子里乱糟糟的,耳朵里也是阵阵轰鸣,觉得自己引以为豪的三寸不烂之舌都要打结了,只能凭着平日里拉客的本能说话,说些什么自己都不知道。

  几个人脚步不停,很快就到了谭小勇家,那是个很大的院子,呈“回”字状,有八九间房,靠马路很近。

  除了厨房、卫生间、靠大门的两个卧室,其他的都布置成了客房,一个单人间、一个双人间、三个三人间。

  谭小勇介绍,他们家收费是按人头算的,双人间五毛一个人一天,三人间四毛,单人间七毛。

  方立安跟方三山商量了一下,要了单人间和三人间的一张床,其他人要的都是三人间。

  由于住一起的都是陌生人,为了财产安全,每个人配了一个带锁的柜子,跟学校宿舍一样,每个人要交两块钱押金,退房的时候钥匙和锁没问题就全额返还。住宿费要提前交,住几天交几天。

  此外,为了防止打扰别人休息,晚上十点过后就要断电,屋里当然也不许点灯。

  方三山和方立安先交了一天的住宿费,两人打算一会儿出去看看,等了解了具体情况再决定租几天。

  单间就是一个很小的房间,不到十平方,优点就是有独立的私人空间,这个单人间的门是有锁的,双人间和三人间没有。

  谭小勇说了一下周围哪里可以吃饭,哪里有小店可以买东西,还说了大家最关心的问题——哪里有工厂。

  来这里的人基本上都是为了打工赚钱,目标大多定在各家工厂,谭小勇告诉众人出门沿着马路往西两公里就陆陆续续有工厂了,那一片都是工厂,什么厂子都有,很多都在招人,可以去瞧瞧。说完就去火车站继续拉客了。

  方立安看出来,他家赚的就是一个临时落脚费,也幸亏他家离火车站近,根本不愁客源。

  方三山把包袱放在方立安的房间,两人锁好门,跟其他三人一起按照谭小勇说的方向寻找工厂。

  第47章

  众人步行大约半个多小时,遇到了第一个厂子,远远望去,门口挂的牌子上白底黑字写着“艳阳天鞋厂”。除了方三山父女俩,一行人都很激动,争先恐后往厂子门口奔去,唯恐落在后面失去招工的机会。

  方三山和方立安见此也无所谓,默默离开了。他们的目标不是鞋厂,早在上火车前,两人就进货内容进行过讨论。在方立安的刻意引导和据理力争下,最终将目标定位于电子表。

  首先,目前,百货商场里卖的机械手表价格从几十至几百,上下不等。想买一块手表,得花大价钱,需要一个月以上的工资不说,在票证没有完全取消的情况下,还得搭上一定数量的工业票。总之,手表是一项家用大件。以家庭为单位,全国平均下来一家一件的程度都无法达到,市场需求空间非常大。

  像老方家,除了一家之主方三山有块手表,其他人都没有,包括家里的三个大学生。方立安本来还想从空间偷渡一只出来带带,可是一想到百货商场里的价格就彻底歇了心思。手表扎眼,有心人问起来不好解释。

  其次,相较于百货商场里卖的机械表,私人工厂成批生产的电子表成本比较低,在市场上售价相应会低很多,这样一来,电子表的性价比远远超过机械表。在价格优势明显、需求空间巨大的情况下,销量应该不成问题。

  最后,电子表重量轻,体积小,几千块钱的货,他们父女俩完全拿得动。如果换成几千块钱的衣服鞋子之类的,光靠两个人四只手,根本摆布不开。

  他们见人就问,一路走走停停,终于在中午休息前找到了鹏城唯一一家电子表制造厂——鹏城起用电子表制造厂。

  方三山向门卫小伙子表明来意后,小伙子便请路过的厂里的工人帮忙喊下厂长。他们这家电子表制造厂才开没多久,厂长负责管理和销售等大部分事物。

  方三山和方立安一起在传达室等人,没一会儿,一个看起来四十多岁的中年男子气喘吁吁地跑了过来。

  气没喘匀,此人就急着自我介绍道:“二位好,我是这家手表厂的厂长,我姓文,叫文起用。”说着,伸出双手。

  “文厂长,您好!”方三山估摸着这是要握手的意思,便把两手伸出握上去。

  “听说二位是来采购电子表的?”文厂长开门见山问道。

  “是的。”方三山没绕弯子,直接回答。

  “这边请,这边请,我们去办公室谈。”确定是来谈生意的,文厂长就引着两人前往厂长办公室。

  “我这厂子各方面刚准备好投入生产没两天,有些岗位还没招到合适的人,很多事情都需要我亲力亲为,整个人忙得团团转,招待不周之处,还请二位多多包涵。”文厂长说起话来十分客气,跟那些国营厂子的厂长完全不同,没有一点架子。

  “您太客气了,是我们打扰了。”好歹在社会上混了三十几年,方三山寒暄起来半点不差。

  等三人来到厂长办公室,文厂长请方三山和方立安坐下,自己给两位客人泡茶。三人喝上茶水,才又聊起电子表的事。

  “文厂长,我跟您说实话,我们确实想采购电子表,但是我们的资金非常有限,您这边能接受吗?”方三山实话实说道。

  “方老哥,你这说的哪里话,我们敞开大门做生意的,不管多少,都没有把客人往外赶的道理。”来办公室的路上,方三山已经简单地介绍了自己和女儿,文起用知道自己比方三山小两岁,便直接喊起了老哥。还让方三山也不要客气,喊他“文老弟”就行了,也别一口一个“您”的。方三山哪里好意思,依旧称呼对方“文厂长”。

  “不知道你们打算买多少?”文起用问道。

  “我们不清楚你这里电子表的单价是多少,不过我们打算进四千块钱的货。”方三山老实道。

  文起用听了方三山的回答就知道眼前的汉子对电子表的行情并不十分了解,当然也不排除对方扮猪吃虎。但无论买卖另一方是什么人,他都不曾打算胡乱报价,欺生杀熟。他始终坚信,做生意,以诚为本,诚信第一。

  所以,他给了个实在的价格:“方老哥,既然你这么爽快了,我也不跟你来虚的,目前,我这里的电子表分为两档,差别在于表带和表盘。普通的是布质表带配普通表盘,要价六块钱一块,高档的是皮质表带配精致表盘,十块钱一块。每块手表额外配两块电子,至少可以用五年,以后再更换电子就行了。这里是两个档次手表的所有样式,你看看想怎么买?”说完,把七八块手表放到方三山面前。

  方三山和方立安把这几款手表仔细对比观察一番,最后决定要三千块钱的普通款和一千块钱的高档款,每个档次中的每个样式都拿一点。

  文起用见他俩干脆利落,自己也不甘落后,直接让车间主任给他送了五百块普通档和一百块高档手表,每个样式都有,装好放在箱子里。

  考虑到箱子不好拿,方三山让文起用给他换成了蛇皮袋,三个口袋就搞定了,总共才七八十斤重。文起用邀请两人在厂里的食堂吃了午饭,最后还安排面包车把父女俩送回了住宿的地方,可谓是服务到家。

  第48章

  方三山和方立安两人拎着三个蛇皮口袋回到住处时,才下午一点半。父女俩到租的单间关上门商量了一下,决定趁着天还早,在鹏城先卖一个下午。

  听文厂长话里的意思,他们这次批发的电子表是厂子生产出来的第一批货,那就意味市面上可能还没出现同样的商品。

  对于时间有限的父女俩来说,鹏城附近的居民就是很好的销售对象。然后再以鹏城为中心,沿铁路线路慢慢向外辐射,火车站人流量大,争取在最短的时间内,赚取最大的利润。

  两人将手表平均分成三份放进蛇皮袋装好,方三山和方立安各拎一袋,合力把剩下的那袋塞到床底,锁上房门就出去了,钥匙由方立安保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