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46节(1 / 2)





  周放说一不二,说风就是雨。

  说要教导温钧,立刻就让徐县令在县衙里收拾了一件安静的书房出来,还去徐县令的书房里挑来了一大堆书,将书房布置起来。

  徐县令倒是无所谓,反正那些书他也没有时间看,放在也是生灰,不如先给温钧用。

  这要是打好了关系,温钧记得他的情意,将来在周兄身边待着,偶尔帮他说一两句好话,他一开始的目的就成功了。

  至于丛安……

  反正目的都成功了,再推荐丛安也就没有意义了。而且周兄最不屑失败者,丛安不参加行酒令还好,参加了却没有得到头名,被周兄看在眼里,心中不屑,强行推荐,也只是惹来周放的厌烦而已。

  就这样,温钧开始了上午在私塾上课,下午在县衙读书,晚上回去再做双份作业的艰苦日子。

  时间飞快流逝。

  匆匆地过了新年,温钧配合季老爷将养殖场开了起来,又教导了一些防止瘟疫的常识,全身心投入到读书中去。

  一眨眼,二月到了。

  第40章

  二月, 春风绿柳, 夹岸桃花。

  温度出现了明显的回升, 温钧脱去累赘冬衣,将大氅细心地收好, 穿上棉布长袍, 又恢复了清爽干净的青年模样。

  他在周放那里的课程也终于结束一个阶段,被放了假,回家歇息。

  因为县试就要开始了。

  童生试分位三步, 最为重要也最难的,自然是在首府举办的院试。不过在院试之前, 温钧还要经历两场考试,才能拥有参与院试的机会。

  第一场, 是在县城里举办的县试, 由徐县令主持。

  县试连考五场, 一天一场, 主要以八股和策论居多, 但是也有经义、策问、诗赋等。

  为了这个,周放针对温钧的弱点, 专门进行了补课。

  他和孙老先生不一样, 孙老先生虽然独宠温钧一人, 手下却还有近百个大大小小的学生,而周放闲来无事, 只需要负责温钧一个, 很容易发现温钧的弱点。比如说诗作, 就是温钧的重大弱点。

  县试如果考诗作,温钧是绝对拿不到分的。

  恰好,周放最擅长诗赋一道,用来教导温钧,简直就是大材小用。

  于是他用了比较长的时间,为温钧重新教学了诗赋一科。

  温钧的进步之快,就连周放都被惊到了。

  震惊于这个弟子的勤奋和努力,当然,还有他那颗令人惊奇的脑袋。

  不知道他是怎么生的构造,什么东西都一学就会一点就通,就像棉花一样快速地吸收着周围的知识,每次提出来的问题都不一样,各有角度,好几次提出来的问题,都让周放一愣,思考过后才能解答。

  这代表他很多东西错过一次,就不会再错第二次。

  而且他也很有自己的一套,知道周放的理念不被上面接受,从来不去吸收周放那些放肆的理念,只吸收圣人言语的理念——虽然惹得周放不喜,可是周放自己也知道,这样对温钧才最好。

  他要是真的学了自己的理念,上面能容得下一个他,可不见得容得下两个他。

  到时候,怕是连举人都考不上。

  偏偏他的弟子,自然不能只是区区秀才……

  总之,温钧有脑子有理智,只吸收对于科举有用的东西,进步之快,外人不了解情况,是不会知道的。

  周放对此十分得意,觉得自己有教弟子的天赋,还特意和徐县令以及孙老先生显摆。

  孙老先生知道温钧的诗赋很差,闻言皱眉,还有点不信,开口考校了温钧一番,顿时目瞪口呆。

  这写出来的诗,虽不能说首首都是经典之作,可是比起之前不开窍的样子,简直就是脱胎换骨。

  ——不愧是周大家!

  对周放有偶像滤镜的孙老先生,将所有的功劳都放在了周放身上。

  其实,这也是一场误会。

  在古代,小孩子用三字经启蒙之后,都要开始写诗,从基础一点点学。而在现代,诗赋这些平仄韵脚之流,其实已经没多少人在意,大家追逐的是打油诗,朗朗上口就好,温钧受这些荼毒,也习惯了打油诗的顺口。

  这就导致温钧来古代之后,人人都以为他十六岁,不用再重新教,没有从最开始最基础教起,只让他多看名人诗作。

  他一开始的思维就是错的,再如何多看,一直往打油诗这方面去想,也是不行的。

  现在周放只是稍微提点了两句,他开了窍,速度自然进步飞快。

  也就周放心里没有一点数,以为是自己优秀教得好,孙老先生又一味地附和偶像,而徐县令也不敢反驳师兄,这件事就这样定了性。

  几年后,周放又收了一个弟子,亲自来教,却怎么教都教不好,这才明白了什么,面子有些挂不住,对着温钧叹气。

  温钧:“……?”

  那些都是后话,先不说。

  说回现在,温钧经过了孙老先生最后的考校,获得了参加县试的资格。

  为了避免紧张,加上县试来袭,大家都挺忙,私塾也放了假,让温钧回家去准备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