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66节(1 / 2)





  阿俏立即自悔失言,板着脸望着阮清瑶:“姐,这是我的不是,我不该在背后说人的闲话。能不能请你就当这事儿你压根儿没听过?”上官文栋和容玥两人,分别都是来帮她们的烧尾宴壮声势的,阿俏可不愿这反倒成了他们被说闲话的缘由。

  阮清瑶“嗤”的一声笑了,补充一句:“阿俏,你还真是个老实人,你知道那‘花想容’是什么人?她是银行业寇老板捧着的人,听说身后还站着些个前朝的遗老遗少、八旗贝勒什么的,花想容的身家,一点儿都不比整个上官家的少。”

  “所以我才说,这会是一桩风流笑话,花想容那样的人,能看上上官文栋那样的小年轻,那就是太阳从西面出来了。而上官那样的人家,若能接纳花想容,那更是太阳从四面八方出来了,你懂了么?”

  转眼就到了醉仙居摆“烧尾宴”的正日子。宴席设在晚间,寇珍与阿俏则一早上就赶到醉仙居开始准备。

  上午十点钟左右,“知古斋”将二十只尺寸合乎要求的方形白瓷瓷盘送到醉仙居来。

  阿俏昨儿就接到了消息,所以今天特地带了现洋,要将瓷盘的费用付给知古斋的伙计。那名伙计却为难地说:“我们老板说了,二十只这样齐整的方形瓷盘,世上仅有一套,店里恐怕还得留着,但念着阮姑娘有急用,所以先借姑娘使一回。姑娘用完了,不妨就将这一批瓷盘留在醉仙居,明天我们会派人来收的。这费用什么的,真谈不上,姑娘不怪我们才好。”

  阿俏伸手轻抚那套瓷盘上古朴而厚重的釉面,不由生出几分知己之叹。他……总是明白她、为她考虑的。

  “那……谢谢你们老板了!”阿俏只能向伙计道谢,却不知该如何托人转达她心里的谢意。

  “我们老板说了,今晚的‘烧尾宴’他也在席,盼那时能见到阮姑娘的绝艺。姑娘若是想谢我们老板,不妨面谢。”伙计转告一声,随即告辞去了。

  阿俏则心潮起伏,直到转回厨房去准备的时候,她兀自有些怔怔的:那人将她每一点心思都猜得分毫不差,这真是叫人有些着恼,偏又……恼不起来。

  寇珍过来,伸手在阿俏背后一拍,疑惑地说:“你怎么了?心不在焉的,从来没见你这样过?”

  阿俏笑了一声,随即低头,抿着嘴,无论寇珍怎样逼问,她都死活不肯说遇上了什么事儿。不过阿俏倒是收摄心神,她与寇珍两个,决心要在今晚大展奇才,震动世人。这准备的工作,绝不能含糊了去。

  转眼夕阳落山,整座醉仙居渐渐被笼罩在一片昏黄之中。不知是谁“啪”地点亮了三楼大厅的那一挂水晶吊灯,寇珍与阿俏同时发话:“等一等!”

  “请先将灯关一关吧!”寇珍礼貌地又重复了一遍,“先将这二十个主位后面通道上的灯烛点起来就好。”

  醉仙居的伙计虽然不知何意,可还是照做了。

  七点整,众宾陆陆续续到齐。醉仙楼自有引座的伙计将他们迎至三楼畅阔的大厅跟前。

  沈谦自然在其列,见到阿俏与寇珍两人,分别列在入口处左右两边,各自向来宾颔首致意。

  沈谦自然走到阿俏身边去,只听阿俏轻轻地朝那位引座的伙计说了一声:“云水流肆”。沈谦不动声色,只冲阿俏丢了个眼色,扭头往外看看。他安排了一位十分能干的随从候在厅外,可以随时供阿俏差遣。随后沈谦便由引座员引着,来到一处坐席落座。

  席间灯火很暗,座位与座位之间,相隔较远。沈谦能听见远处有人小声交头接耳攀谈起来,但是却看不清眼前究竟摆了什么菜色。

  入席的时间不长,不过十几分钟过去,沈谦能感觉到众宾坐定,有人轻轻地击掌两声,随即是“啪”的一声,头顶那盏本该流光溢彩的水晶吊灯突然亮了亮,随即熄灭了。

  这片刻间的功夫,人们甚至没有看清楚面前都放了什么。而这变故,众宾也不知是刻意安排还是什么突发情况,都没有出声,整座大厅便沉浸在一片昏暗里,只能听见几盏烛灯发出毕驳之声。夏日的晚风吹过整座大厅,令人清凉遍体,可是厅中的气氛却是诡异的。

  出事了!

  “这是怎么回事?”

  沈谦听见曾华池的声音率先响了起来,他在黑暗中一皱眉,心想:今天在场的多是达官政要,没想到竟然是曾华池第一个沉不住气。

  曾华池之后,旁人也忍不住了,纷纷开口问:“这是要开席了么?”

  “这究竟是怎么回事?主家,主家,要开席便开席,否则我们便告辞了。”

  这时候沈谦清了清嗓子开口:“诸位请稍安勿躁,主人家如此,想必是有深意。”

  他的声音柔和而有磁性,虽然说得并不响亮,可是人人都听得一清二楚,顿时便镇住了场内的一片燥意。

  大厅之内立时又静了静,能听得见厅中有悉悉索索的脚步声,厅外则有压得低低的,细细的语声。沈谦便知他这一开口代为解释,可镇不了多少时候。到了这时候,连沈谦都不由暗暗为阿俏发急:这究竟是怎么了。

  片刻之后,众宾的情绪又开始不稳,沈谦已经能听见有人推着桌子站了起来,身后的椅子与地面摩擦,发出“吱”的一声。

  随即是“铮”的一声,这大厅一角,忽然响起一声的琵琶。

  厅中立时又静了静。只见厅角一处,幽光渐渐亮了起来,依稀能看见一名琵琶女坐在那里支起的小舞台上,手挥五弦,便又是“铮”的一声。

  原先急不可耐站起身的人,也渐渐坐了回去。

  那名琵琶女附近的灯烛一一被点亮,与此同时,那女子转轴拨弦,看似随手挥弦,曲不成调,可是那女子却缓缓地抬起头来,端的是,殊色绝艳。

  她只这一个亮相,厅中立即有人大声鼓掌叫好。那女子似是矜持,只微微低头致意,她身边的烛光便又渐渐黯淡下去。

  旋即琵琶曲开始演奏,如间关莺语、幽咽泉流,轻柔而细巧,而厅中的光影,则开始在席间缓缓游移。人影过处,一盏接着一盏的灯烛在厅中亮起,渐渐映亮了一幅又一幅的丝绸隔断,烟波浩渺的太湖景致渐渐出现在人们眼前,出现在四面八方,置身厅中,就仿佛置身太湖景致一般。

  然而直到此时,众人面前的菜式,却都还是黯淡着看不清情形。

  随之琵琶曲的曲声渐渐开始明亮,铉索之声渐渐转急,开始有灯烛一盏一盏地送到那二十位主宾所在的席面上。

  沈谦渐渐看清了他面前的菜式,只见盘是他送去给阿俏用的瓷盘,釉面古朴,形式大方,他面前的瓷盘上,则如同不知用什么材料画了一幅画,盘上似有烟雾缥缈,云水流肆,紧接着沈谦鼻端能闻到淡淡的檀香味,抬头一看席间,果然觉得席间笼着淡淡的香烟,让着灯火幽暗而弥淡的空间里更添一丝迷幻,直如梦境一般。

  “辋川图!”

  耳边赞叹声纷纷响了起来,旁人都与沈谦一样,看清楚了面前的菜式与其说是菜,倒不如说着就是一副精美绝伦的山水图景。

  紧接着琵琶曲愈加转急,小弦切切、大弦嘈嘈,曲声渐壮,随之挑动人的情绪,厅中人们开始小声议论,随着这议论之声,在这忽明忽暗的烛光映衬之下,人们面前的图景仿佛开始动了起来,不再是静止不动的图景,却是山水入画、舟楫往还、渐闻人语声,本是描绘辋川图景的作品,因为有人的存在,而显得栩栩如生,活了起来。

  说时迟那时快,这琵琶曲声转眼间已经奏至最高处,随之而来一声四弦并拨,有如裂帛,人心似乎也一样被提到了那最高峰。

  “啪”的一声,席面正上方的水晶吊灯骤然被打开,在璀璨光芒的照耀之下,原本如迷幻一般的“辋川图小样”正正地出现在众人面前。沿着目光往前看去,二十幅描绘“辋川”的拼盘之间,是一席七十位身着唐代服饰的音声人,或抚琴奏曲,或鼓瑟吹笙。

  素蒸音声部!

  此时琵琶曲已歇,可是人们耳际犹有余音绕梁。望着眼前栩栩如生的素蒸偶人们,人们不由得生出幻觉,仿佛耳际那隐隐如仙乐一般的音调,正是由眼前这“素蒸音声部”的七十名塑成蓬莱仙子的面人儿演奏出来似的。

  在灯烛彻底被点亮的这一刻,无论是在二十名席位之上,还是坐在稍远处旁观的,所有与座的嘉宾全都站了起来,齐齐地喊了一声“好”,随之掌声大噪,经久不息。

  这道宴席,仅凭这一个短短的开场,就给人带来无可磨灭的印象。一手造就这道席面的寇珍、阮阿俏,甚至还捎带上了琵琶技出神入化的花想容小姐,就此一跃成为本省饮食界传奇一般的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