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22节(1 / 2)





  这次两家做的席面,数量是一模一样的八冷碟八热菜一汤一主食两点心两甜品,一共是二十四道,两家合计是四十八道,用天干地支排序编起号来,还有富余。

  上菜的时候,醉仙居会给每一道菜编一个号,比如“冷碟甲子”、“热菜庚申”之类。醉仙居主家那里由账房先生出面,记录下每一道菜对应的真正菜名。最后唱菜名也由醉仙居主家出面完成。

  醉仙居楼上是一桌十六人的大席面阮家的规矩,阮家的席面,阮家必定会有人一人坐席,所以阮老爷子此刻也毫不客气地作为上宾坐在席上。

  席间十六人,每人身后都立着一名醉仙居的伙计,这些伙计负责为评审们和阮老爷子布菜,同时也会负责将评审为每道菜的评分一一记录下来。他们手中全都是统一格式的打分板,模板上只有干支序号,没有菜名。

  整个流程公正而严谨,理论上说,直到所有人将菜肴评完,没有哪位评审能够知道席上这些菜各自是哪一家做的。

  然而此事却有例外。

  这醉仙居负责上菜的人,是在这间酒楼从跑堂做起的一位老伙计,入行很多年,熟知业内的各种规矩,一直兢兢业业地做事,深受醉仙居老板的器重。他有一项本事,就是无论上多少菜,都能将圆桌上的各色碗碟摆得整齐好看,所以今天席上要上的菜很多,这上菜的活计就交给了此人。

  他从二楼递上来的托盘上取下一盘菜肴,双手捧着片刻,然后伸出右手,将瓷碟摆在桌面上。

  坐在正中的商会会长曾华池便好似满怀期待似的,筷头激动地点了两下。坐在他身旁由上回推介的评审,和稍远些地方杜家的评审们,纷纷感了兴趣,摩拳擦掌地抽出筷子,准备待布菜后品尝。

  众评审品尝之后,按规矩不能言语交流,都只能相互交换几个兴奋的眼色。

  只有阮老爷子阮正源本人,挟了一筷,送入口中,闭上眼怡然自得地品着,不在乎旁人如何,倒确实是一副享着人间至福的老仙翁模样。

  下一盘菜肴,上面签的标签是“冷碟乙丑”,上菜的伙计双手恭敬地一托,然后伸出右手,将瓷碟搁在桌面上。

  曾华池的筷头再度欢快地点了两下,评审们再度被撩拨起了兴奋的神经,纷纷支起身子,以满含期待的眼光望着呈上来的这一碟菜肴……

  如此循环往复,到了第八碟“辛未”的时候,上菜的照例伸出了右手,这时候曾华池已经有点笑不出来了,但还是照例将筷头点点,心里起疑:不是说顺序是随机的么?怎么会这么巧,一气儿上八碟,全是杜家的菜肴?

  到第九碟,上菜的伙计揉揉右肩,从托盘里接过菜肴,掂了掂,随手就将左臂伸了出去。

  曾华池精神一振,那筷头就像凝住了一样,纹丝不动。

  只见那伙计突然悟过来不对,赶紧换了右手,将第九碟放在席面上。

  曾华池怔住了,那筷头实在是不知该点好,还是不点好不是说好了,阴的用左手,阳的用右手吗?

  可是商会与杜家的评审都抬头望着曾华池,曾华池无奈之下,只得将筷头再度点了点。这下众评审都懵圈了,望着曾华池,不知该如何是好。只有阮老爷子,此刻正与阮家出面相请的几名评审一起,品尝冷碟,吃得欢实。

  曾华池无奈至极,也尴尬至极,但是也没办法了,只能像那位上菜的伙计一样,硬撑到底,每道冷碟上来的时候,他的筷头都点了两下,末了给同伴们送了抱歉的眼神,那意思是,你们看着评吧!

  眼看第一轮冷碟上菜完毕,各位评审评分已毕,将评分都交与了醉仙居主人。这时候按规矩众人才可以起身走动,也可以说说话。

  曾华池起身的时候,就有好几个人一起招呼他:“曾会长!”

  可问起来,却又没人能直接问。

  于是曾华池带着抱歉的笑意向周围拱了拱手,说:“各位,对不住,我要失陪一下。”

  曾华池就这么匆匆走了,商会与杜家余下的九名评审面面相觑。而阮老爷子阮正源却不挪窝儿,微闭着双目养神,看上去似乎依旧在品味刚才诸味缤纷的冷菜。

  少时的曾华池又匆匆回来,面上带着喜色,振奋地冲席间的其余评审点了点头,笑道:“有劳各位久候!”

  刚才冷碟那些,就算了,毕竟后面的热菜并点心等才是大头曾华池捏着袖子里的一份“小抄”,心里很有底气。

  第36章

  醉仙居三楼的大厅里,热菜开始一件件地送了上来,意味着阮杜两家的“翰林菜”之争,开始进入白热化。

  此前冷碟的比拼,两家呈上的冷碟大多是是精致细巧,略微有些保守,力求无过。再加上曾华池本人实在也没能给出什么明确的暗示,众评审大多按照自己的口味做了评判。

  “我说,下一轮咱们稍稍改改规矩吧!”曾华池作为本省商会的会长,坐在首座上开了腔,“此前确有规定,我们这些做评审的,在品尝的时候不能交流。可是依我看,这大大消减了诸位品尝席面的兴致。毕竟这不仅仅是一场比试,更是一席上佳的席面。”

  众评审也有同感,一起点头。

  “不如我们改改规矩,大家品菜的时候,也都交流交流。不过这交流最好只限定于与菜式相关的轶事闲情,避免直接品评桌上菜品的得失,免得影响了旁人的评判。诸位看,这样可好?”

  余下十四人一起应了“这样正好”,只阮老爷子一人,安安静静地坐着,拈须微笑,遥遥坐在他对面的曾华池看了,心里却略有点儿发毛。

  第一道热菜上来之时,一揭盖,一阵浓香就猝不及防地溢了出来。席上的评审竟忍不住齐齐地呼了一声“好”。而阮家老爷子则微笑着冲座上诸人点了点头这道菜是阮家的招牌,令人一试难忘,即便是“盲品”这样的场合,也是瞒不住人的。

  曾华池略略低头,在袖子里的小抄上找到了“阮府佛跳墙”的字样,更加确定了“小抄”是真的,当即便故作大方,冲着侍者送到面前的一小盅佛跳墙赞道:“这个就是号称‘佛闻弃禅跳墙来’的‘佛跳墙’了吧!这道菜式盛名在外,在下正是要好好品鉴品鉴才是。”说罢,他看似欣喜,手中的筷头便点了两下。

  坐在他周围的诸位心领神会,也纷纷赞好,一起低头品尝这道阮家的名菜。

  须知这曾华池早就与商会评审和杜家请的评审商量好,他将筷头点点,便是提醒众人,这菜肴可尽力往高里评价。而曾华池故意推崇这道“阮府佛跳墙”,一来这道佛跳墙浓香醇厚,评价若是低了,显得太假,说不过去;而来也是留点余地,万一之后有人质疑比赛的公正,他也有话可以辩解:大家都看见了,阮家的佛跳墙上菜的时候,我不也这么着大力褒赞的么?

  品过佛跳墙,曾华池大手一挥:“别一道道地上了,将热菜一起上来吧!热菜本就重火候温度,凉了不好。再说,”他说着露出笑容,“我们这些人尝了第一道,对这其他的菜式更加期待,实在是等不及了。”

  曾华池一说完,众人便笑。在旁候着的醉仙居主人听见,就向传菜的伙计打了招呼,登时好几人一起上来,帮着上菜,十六个热菜外加两汤两主食,这时候一股脑儿全送上来了,将席面摆得满满当当的。

  阮家与杜家不约而同,在这热菜上毫无保留,各显神通,席面上可谓炮龙蒸凤,可见两家都是卯足了劲儿要一较短长。

  而曾华池需要的正是这个局面,他袖子里的“小抄”正是阮家的菜单,只可惜有点儿乱,冷菜热菜不分,点心甜品全堆在一起,有些难辨,因此他需要等所有热菜上来,观察观察,再判断该替哪几个菜式叫好,送出“暗示”。

  可等到所有热菜都一起上来,曾华池才知道他这任务有多艰巨。

  “富贵有余……”

  曾华池心想,这明显是一道鱼菜。他一眼望去,见席上有两道鱼菜,一道是用砂锅炖的鱼头,另一道是清蒸白鱼他怎么晓得这“富贵有余”,究竟是鱼头还是白鱼?

  想到这里,曾华池已经暗中埋怨起杜家,怎么也不递个杜家的菜单过来,这样就一目了然了,只有阮家的有个什么卵用?现在他一切只能靠猜!

  曾华池先去试了试那清蒸白鱼。鱼是上好的太湖白鱼,肉质细腻,入口即化,除了鱼肉的幼嫩之外,口感较寻常白鱼更加丰润。曾华池一看,见那白鱼鱼身上被横刀片出浅浅的纹路,里面填入了极薄的金华火腿片,蒸鱼时火腿汁融入鱼肉,出锅之后再往上浇一层浓汁鲜汤,白鱼蒸出来就是这个味儿。